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旭辉华北区域设计成本中心总经理
脱娅宁
建筑档案走进公园都会,借此机会对话并解构开发者思维在产品力层面的研究以及本项目上的具体践行之道,本文将从开发者在房子的本质化思考、产品力价值的关联性、城市社区公园、都会生活新形态四个维度介入此项目,展开关于北京顺义·公园都会的产品纪实报道。
开启产品对话:
Q:你认为你们在项目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
A:是一个美好生活创造者。
Q:为了谁?
A:人,具体点说是当下生活的客户,公园都会的客户。
Q:开发的要义是什么?
A:是提问者,不断向自己和客户提出新的问题;也是一个问题发现者,不断提升自己面对问题的能力;也是问题解决者,如何通过利用土地、设计为当代人的理想生活服务。
Q:产品,应该是当代的;房子,要解决当代人的问题?
A:是的,当代人的生活,需要前沿思想的反哺,也需要本土产品的极强的创造力。
Q:从CIFI5一路走到CIFI7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是不变的?
A:不变的是“产品,为客户服务”的主干价值,以及产品更广泛层面社会意义,实现更直接的创建环境、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方式与当代生活之间,如何建立更直接的关系,研究不是要停留于过去,也不是拘泥于所谓“传统”、所谓“风格”,在研发上不需要刻意设定边界,也不需要背各种包袱,研发的目的是解决客户的需求,创造好的产品,研发成果为客户带来价值,落地实现才是硬道理。
Q:当代,也是在变化的,当代人的诉求也在变化,那么,当代的房子有哪些变化?
A:有两点可以说说,信息获取手段的变化与疫情常态化以后,人们对家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房子里家的感受与场景也发生了变化,这就决定了当代城市中的家庭,不再仅仅是要满足功能化的需求,空间的价值升级与空间之间的交互成为新的课题。
Q:你们的产品特质有哪几个层面?
A:前沿思想性,产品价值的实用性、先锋性、时尚性、艺术的生活性与文化的当代性等层面的思考与创新;独创形象感,环境的自适应与建筑的标志化形态的领先性;当代温度,房子要回归人与生活的本质,从当代的实际生活诉求出发,立足于当代,为当代本土生活服务的“空间价值新生态”。
产品关键词拆解:
:产品力的升级与迭代中,开发者运用土地给予城市生活的应该是什么?产品线的升级迭代是如何服务于人?
:该如何理解公园?是给谁的公园?什么样的公园才是好的公园?社区中的公园概念如何实施与践行?
:所谓“都会”的概念是什么?当代都会之中的空间形态是怎样的?
示意图
新一代产品价值的探讨
房子
是当代的房子
应为当代人服务
“作为开发者的我们要解决的是客户问题,客户是谁?为谁而服务?如何践行多专业的系统化操作,做出好产品服务于人成为了新的时代命题。”甲方设计师是要直接跟客户建立关系的,个体客户的日常反馈渐渐成为我们未来做开发的基本守则,设计不仅仅体现在房屋的建造,而是从产品的前期策划与定位、产品结构的设置以及产品建造就开始参与,过程性参与、更好地为生活赋能。
公园都会也是近两年我们产品研究、迭代、发展的结果,所有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定位都是营销、设计、项目团队在同步往前推。产品,肯定是从客户入手,公园都会这个项目是由集团和区域两边的客研部门,背靠背做的客户调研,调研完了之后,我们发现两边的客户调研结论是统一的,这对产品的进一步落地实践有着很强的驱动性,从基本层面确位了产品的走向。考虑最多的是这个项目卖给谁?这块地是顺义一个新开发的片区,它距离市区是近的,但这块土地上的大部分人对它的认知却是陌生的。
所以,当时我们对这块地的定义在于:产品,要给土地赋能,需要通过我们整体产品力的呈现,让大家认识到这块地新的价值。不管是朝阳区的人,还是顺义老城的人,对现在的仁和镇都是陌生的,相对来说它未来的发展是有成长性的,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未来的客户构成有一个比较长的链条:既有顺义老城过来的改善型客户,也因为这个位置紧邻朝阳,离望京、朝青都很近,还有一部分新北京人。
公园都会区位交通_示意图
在一个成长性的地块,以刚需的价格可以买到一个偏改善型的产品,这是我们对这块地的认知,离自贸区近,到朝阳、通州也近,周围该有的产业、配套也很完善。客户的分层导向了产品的匀质化转化,我们不仅有70户型、90户型,也做了户型,并不仅仅是纯刚需或者纯改善的思路,是一种较为丰富的产品搭配,让这块新开辟出来的土地,不仅有其成长性,也让其有相对广泛的吸纳性,把整体的产品解决方案呈现出来,让客户看到这块地的价值。在产品打造过程当中,针对这两个层面客户的来源,我们做了一些分层的客户访谈,比如:老城的客户会觉得房子旧,停车不方便,绿化状态层面的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包括现在北京城里边租房子的年轻人,客户画像给出的结论,即是要为客户提供整体生活环境的质量改善。
在做客户访谈的时候,我们发现客户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