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企业名叫“铁人”,全称南通铁人经贸有限公司。“铁人”刚一成立就搭上了广交会的快车,25年间实现了员工增长倍、出口额增长1万倍、市场覆盖五大洲等巨大变化。
谈及成功的故事,该公司副总经理、外贸负责人黄璜表示,“铁人”一直把广交会作为最重要的展会,自己的成功也离不开广交会的平台。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广交会的大营盘里,虽然有参展商来来去去,但也有众多像“铁人”这样铁打的参展商,见证着广交会的变迁和中国外贸的壮大。
结下不解之缘
“公司年成立,主要做家用健身小件、器械,那时我们就非常想参加广交会。”黄璜将思绪拉回到了那个开放潮涌的年代,“广交会是‘中国第一展’,我们想通过参展递给世界第一张‘名片’。”
回忆起第一次参展,黄璜说,伴随中国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和广交会发展的步伐,“铁人”不仅在刚成立当年就获得了参展机会,而且从报名到展品运输,再到住宿等都由企业所在地江苏省南通市的原外经委统一组织,企业免去了初次参展的磨合成本,只需一心争取最好的参展成效即可。
“参展布展虽然很辛苦,但大家都满怀期待。”黄璜表示,当时公司派出了3人参展,在准备过程中大家都铆足了劲,对样品精挑细选。在展会上,采购商蜂拥而至,让黄璜和同事们应接不暇,“最忙的一天,大家午饭都没吃。”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璜介绍,公司第一次参展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当年外贸销量增长翻番。从这之后,“铁人”和广交会结下不解之缘,对全球市场的开拓也驶入快车道。
每届广交会开幕前3个月,“铁人”就会开始精心准备样品、装修设计等,“每届参展都要比上一届做得更好”已经成为非常清晰的目标。去年,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了企业线下参展,但“铁人”依然专门斥资打造了演播厅,并聘请专业外语模特做产品展演,在线上继续跟随广交会一起成长。
“广交会是我们认识新客户、沟通老客户的最佳途径。”黄璜表示,除了生意和商机,广交会上亦有缘分和友谊。通过广交会,“铁人”和大量采购商结缘,知名度越来越高,销路越来越广。“有个刚参展时认识的客户,早已转行不做健身器材的生意,但多年来却一直保持联系,生意伙伴成为多年朋友。”
伴随广交会的成长,铁人公司也在快速壮大。黄璜感慨道:“我们从首次参展时与其他公司合用1个展位,到现在需要16个标准展位,采购商一如既往地多,中午来不及吃饭已成为常态。最早进场、最晚离场,在广交会上我们的‘铁人精神’也渐渐形成。”
在广交会加速“蝶变”
员工从起步时的两三名到现在的多人,年出口额从刚开始的1万美元到现在的1亿美元,市场从国内走向五大洲……连续25年登上广交会舞台,吸收全球养分的“铁人”快速成长。
“如今,我们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品质越做越好。”黄璜表示,参加广交会就相当于把握住了世界市场的脉搏,对企业提质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黄璜说,从最初的哑铃、铃片、举重杆等附加值低的健身小件、器械,到后来推出了瑜伽垫、健身球、健身车、跑步机等品种繁多的健美小件,再到现在以商用健身器械为主、推出大量健身房高档健身器械,“铁人”自主研发产品大幅增加,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也更高。
广交会为企业带来的不仅是产品的升级,更有升级后的实力与自信。“早期去国外时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但近几年就发现国外的产品有点‘落后’了。”黄璜以跑步机举例道,国内的产品已开始强调智能化、数字化、社交化,而国外却还是以前枯燥的设计。
黄璜表示,近些年来,广交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流花路展馆到琶洲展馆,广交会作为国际一流展会的气质更加彰显。与此同时,参展报名、证件办理、展品组织、展台布置等服务也日臻成熟,参展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谈及在广交会上如何与境外采购商交流,黄璜不禁莞尔,“以前一般是参展商用蹩脚的英语加上手势和境外采购商沟通,而现在经常是金发碧眼的境外采购商用熟练的中文或带上汉语翻译与中国参展商谈生意。”
谈及未来,黄璜坚定地表示,“我们‘铁定’要跟随广交会的脚步继续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国内更大的市场。”
来源:广交会通讯
原标题:《广交会故事
广交世界,“铁”定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