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广东省湛江市区几十公里外的官湖村,一年一度的年例如期举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年例似乎尤其热闹,这是为什么呢?
进入官湖村,上百栋别墅整齐排列、花草环绕。村子中央的人工湖,几只鸭子还悠闲的在水中嬉戏。每栋别墅旁都停靠着数辆私家车,如果是直接看到官湖村的景色,您恐怕很难相信,这里居然不是什么城里的高档小区。
而谁又能想到,这样富裕的官湖村直到不久之前却还正在贫困线上挣扎?
从贫困村到远近闻名的“别墅村”,是什么改变了官湖村村民的命运?这一切的背后还要从一个人和一种猪说起。
这个人名叫陈生,上世纪80年代便考入北京大学的他是当地出了名的才子。毕业之后多次创业给他积累了丰厚的财富,而正当他的事业达到顶峰之际,他却做出了一个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决定,去养猪。
20世纪末,随着外来猪种的大量引进,凭借着其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养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在这样的的形式之下,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养的猪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两广小耳花属于华南型猪种,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一代广泛分布,至今已有超过年的饲养历史。小耳花猪的腰部向下弯曲,配上圆滚滚的肚子,整体身材呈现m型。再加上短小的四肢,另他看上去十分敦厚可爱。哪怕是幼年阶段的小耳花猪,配上这样的身材,也似乎少了几分淘气,多了一丝憨厚。
两广小耳花较高的肌间脂肪含量,使得它的肉呈现出大理石一般的纹路,纹理丰富、味道鲜美。
尽管在肉质上得到诸多消费者的肯定,但毕竟千百年来小耳花猪都是在农家的房前屋后肆意生长,一旦遇上了规模化养殖,难免水土不服。相较于外来猪种5个月就能出栏,小耳花猪的生长时间过长,且出栏体重只有区区斤左右。生产性能上的劣势,注定了两广小耳花在市场上难以成为主流,陈生将目光瞄准到它的后代身上。
仔细打量一下两广小耳花的后代,脸确实尖了不少,腰板子也挺直了,看上起精神了许多。没想到通过杂交还能有健美的效果,杂交过的后代不但肚子没有垂在地上,居然还变成了大长腿。
如今当地养殖的都是两广小耳花和杜洛克猪杂交的后代,因此被养殖户称作“杜花猪”。那么这杜花猪比起两广小耳花,究竟得到了哪些提升呢?
原来“杜花猪”比起两广小耳花提升的就是瘦肉率。那么瘦肉率的提升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1.跑得快
没有了大肚腩的束缚,瘦身后的杜花猪简直是健步如飞,一旦被饲养员从笼舍中放出,它们就像离了弦的箭一样,四处逃窜。
2.跳的高
虽然瘦肉率提高了,体能也变好了,但是有一点“杜花猪”可继承了两广小耳花的优良传统——不挑食。
不过这食量太大,要是散养环境下,自由觅食倒是无所谓,可对于当地规模化养殖来说,这么吃能行么?
原来啊,在当地有一个神奇的方法来解决“杜花猪”的大食量——稀饭灌大肚。原来,这稀饭是将饲料泡开的意思。当杜花猪吃饲料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再怎么吃也不会继续增加体重,而饥饿感却会促使它们不断进食。
在规模化养殖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杜花猪能够健康成长,饲料必须经过严格的高温消*,减少疫病传播。在当地,养殖户偶尔还会给杜花猪配上一些饭后甜点,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
饲养员告诉我们,杜花猪每天上午和下午都得喂一次饲料。那么截止出栏,一只杜花猪的饲料总成本应该有多少?
这样算下来,一只杜花猪斤出栏,它的饲料总成本大约在斤,这相较于料肉比高达4.8的两广小耳花来说,尽管出栏体重增加了不少,饲料成本反而节约了。这也让当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了杜花猪。
陈生将杜花猪产业带回了家乡,为官湖村的发展带来了持续性的动力,成为了赫赫有名的示范村。现在不仅仅是官湖村,在遂溪县乃至整个湛江,都纷纷开始投入杜花猪产业。
更多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