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忙于跑马圈地的健身领域,又一个重量级选手正式入局。
3月19日,Keep推出第一款硬件产品智能跑步机KeepKit,还宣布其线下运动空间Keepland将于3月21日正式对外营业。
对于Keepland的设立,Keep创始人兼CEO王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早期Keep用户中有80%是“小白”,随着3年的培养,用户从开始的60分健身水平提升至70-80分,也有了线下的需求,部分用户已经从家庭场景转换到体验空间。
位于北京华贸中心东区4层的keepland目前已试营业一个多月。根据懒熊体育此前的探店体验,这个面积为平方米的线下空间的整体设计和团课内容风格与Keep十分一致。
整个健身房分为前台休息区和训练区,一整面落地窗外即是一大块天台,视野非常开阔。
Keep的线下空间keepland
训练区呈三角形状,场地被有序划分为12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种小器械训练方式,如哑铃、瑜伽球、滑雪机、跳绳等,每个区域最多容纳2个人,共有7块显示屏,其中5块屏幕播放着健身动作,2块稍大的屏幕实时显示上课学员的心率和消耗的卡路里。
教练带学员做过热身动作后,学员根据进门时前台所发的臂环号码到对应区域准备训练,12个区域依次练习。课程时间为一小时,共12个动作,每个动作练30秒,一节课下来12个动作完成3遍。
在整个过程中,学员两人一组,在对应区域看着电视屏幕做动作,劲爆的音乐已覆盖住Keep视频动作播放声音。教练在场内帮助用户完成或纠正其动作,同时,不断鼓励大家以活跃气氛。
目前,Keepland每天设有四节团课,客单价分别为59元和79元。相比白天工作时间,晚间19点-21点之间的课程很受欢迎。
据Keep方面透露,每节课结束后,学员的卡路里消耗情况会形成一个排行榜,直观呈现在教室显示屏,并且每个人都会直接获得一个完整的训练报告,如果分享报告还有机会抢到团课的优惠券。
此前,Keep作为互联网健身品牌,拥有众多用户,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流量变现?《中国移动运动健身市场专题分析》报告显示,Keep的主要变现方式为垂直运动电商平台,电商板块内商品也可搭配keep课程进行购买,实现“移动健身房”,但终究停留在线上。
Keepland的建立,意味着这家以线上健身内容起家的公司正带着众多健身视频及1.2亿的线上用户走向线下。
王宁表示,Keepland大致会选择社区、商场mall以及写字楼开设线下店,但为保证用户体验,选址方面会比较苛刻,所以建立新店的时间周期会长一些。
而就在3月初,刚刚获得真格基金领投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的燃塑科技及其下的健身品牌Shape,也在朝外SOHO开设了第一家店。与Keepland一样,在Shape的门店,用户不再跟着健身教练锻炼,而是跟着健身视频动作训练;通过用户佩戴的手环或臂环,在训练过程中,用户的心率和消耗的卡路里会实时显示在健身房内的大屏幕上,课程结束后即可在线生成个人训练数据报告。
Shape塑健身,用户正看着视频内容做健身动作
“我们主打品牌体验、小面积、高坪效、接受单次约课,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所不同。”燃塑科技创始人兼CEO曾翔解释说,自主研发的核心课程、通过智能化辅助教学以降低对教练的依赖程度是Shape的特别之处。
进入Shape店面可以看到,不到平米的空间,被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摆放着不同的小器械,还有跑步机、滑雪机和划船机等等,对应区域的墙面上配有一台电视显示屏,用户可跟着屏幕动作进行训练。
现阶段,Shape塑健身每天设有5节课程,每节课45分钟。教练不再是课程内容的传播者,而是辅助学员训练的指导者。Shape采用的轻教练模式,虽然对健身课程内容要求更高,但单店运营模式成功后,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
开业仅一周的时间,曾翔在朋友圈表示,几天的时间陆续有同行前来探店,最远的来自珠海的健身创业者。这也在一定程度说明,此类健身模式还是引起的健身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