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跑步似已蔚然成风。比如这两天的新闻:45岁的陈坤为何能保持年轻样貌和好的精神状态?因为他每天“龟速”跑步5公里!
跑步,健康、美好又时尚的运动。越来越多的都市潮人开始给自己贴上“跑步爱好者”标签。
但不跑的理由同样强大,比如金钱、时间,场地。跑步这件事,究竟能否自由随性?
01跑步=金钱自由?
对于没到一定段位的跑者而言,跑步还真不是穿上跑鞋而已。因为过于追求形式感,加上虚荣心作祟,必须备齐各种高大上的跑步装备,才会踏上跑道,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跑步的财富门槛。
有行家以春跑装备为例给大家算了笔账,最基础的配置,也得有两双跑鞋、袜子护膝、两身T恤和短裤,如果都选知名品牌,怎么着也得数千块,再配备专业运动手表、运动耳机,恰巧还是个衣服换得勤的爱美的主,脚未动,花销已上万。这为那些把“跑步不自由”归结于“财富不自由”的人群找到了完美借口。
可对于真正想跑步的人,故事是这样的:
李先生(29岁)我没有品牌跑鞋,但每周跑四五十公里,已坚持四五年
我喜欢跑步,但属于自嗨型,低收入的我买不起很酷的装备,甚至没有一双昂贵的品牌跑鞋,几年前我从淘宝上淘了一双块的软底鞋,直到穿坏才又换了双新的。好在现在早已不是那个只有耐克和阿迪们打天下的时代了,我虽然穿着便宜鞋,但很多人都跑不过我的哦。
场地也不是问题,没钱去健身房跑,我就在免费的体育公园跑,就这样我每周跑四五十公里,已坚持了四五年,只有雨雪天才会歇歇。跑步很累,但跑步时各种杂事都不用想的感觉,也是意想不到的好。
02跑步=时间自由?
对于那些总觉得没有时间跑步的人,他们的借口基本逃不脱以下几大类:
1、早上要准备早餐,要送娃上学;
2、白天要工作;
3、晚上要加班,要陪娃写作业;
4、周末要家庭聚会,要应酬,要充电。
他们把自己比作陀螺,每天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有跑步的时间。
可对于真正想跑的人,故事是这样的:
陈女士(34岁)想长期跑,就必须当好时间管理大师
职场人的时间都很不自由,所以只能见缝插针地抢时间运动。借口忙,不愿跑的人,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懒。
不出差的日子,天气只要合适,每天早上5点,再累我都尽量去城郊一座大山脚下跑步,那里空气清新,早上在那儿跑步的人很多。如果当天有事错过了晨跑,我也会在家附近的小公园夜跑半个多小时。
为了安全起见,我也买一些跑步装配,但主要原则是实用,像头灯、带反光条的头带、衣服或跑鞋、闪烁的LED警示灯等等。这里我也推荐喜欢夜跑的朋友们使用。
刚开始跑那阵,每次我跑不了几步就已累得气喘吁吁,恨不得撞墙,但几年下来,原本微胖的我早已身轻如燕,哪怕再繁重的工作也敢接下。由于业绩突出,去年我还被升职加薪。我想,正是长期跑步的自律和坚持,才让我变得越来越抗压吧。
03
跑步=场地自由?
理论上,小区跑道、操场、公园、乡间小道,都是较为理想的跑步场所,但一旦住所周围不具备这些场所,或者对空气质量不满意,或者对当地治安不放心,那些惯性思维里习惯偷懒的人们就会堂而皇之的说“不是我不想跑,实在是周围没有适合跑步的场地。”
可对于真正想跑的人,故事是这样的:
周女士(31岁)我每天都在单位跑步机上跑3—5公里
真想跑的人,时间场地都不是问题。我家附近没啥特别合适跑步的地方,于是我一直抽空在单位的跑步机上跑,每天能跑三到五公里。
疫情期间单位让我们在家工作,为了锻炼方便,我也在自己家买了个跑步机,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同样是跑步机,家里的跑步机我跑几圈就会停下来干点杂事,或者吃点东西什么的。
一番反省后,我意识到这并非跑步机的问题,而是我的自律性不够。此后我定着闹铃,要求自己每天必须跑几次,一次必须跑够多长时间,很快我就找到了在单位跑步的感觉,在家办公的效率也提高很多。
关于跑步这件事,如果不爱,那它的不自由不单单是财富、时间与场地,你会找到成千上万个理由;可一旦爱上,一切限制皆不见,不过是简简单单一个动作:不断交替地向前伸脚。
热爱,会让所有理由化为行动!————俪量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