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以为的自由意志并不自由 [复制链接]

1#
早期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541952.html

上一讲的主要内容是他人和环境,塑造了我们。

接下来是第三站:你以为的自由意志并不自由,自由只是人类编织的幻象。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会认为,除了受到胁迫或者是患上了心理疾病,我们都拥有自由、自主地做出决策与选择的能力,就是说我们是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

就像我们想吃燕麦片了,就会去吃;

想骑自行车,很快就骑上去了;

如果觉得鼻子有点痒,想都不用想就会去挠一挠。

但在一些科学家看来,这种自由自主的感觉其实是一种错觉:

你之所以“想吃”燕麦片,那是因为你肚子饿了;

你之所以“决定”去锻炼一下身体,那是因为你身体感到些微不适,需要活动一下;

至于那个发痒的鼻子,肯定也有生物学方面的原因。

意思就是你身体的感觉在推动你做决定并去行动,你是提线木偶,你的身体是你的主人。

除了生物基础会影响我们的自由意志之外,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自由意志。

举一个现实生活中很日常的例子——

今天中午我去吃饭,门口有一家麦当劳一家肯德基,那么我到底是吃麦当劳还是肯德基,这件事情是由我自己决定的吗?

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当然是!

但是,我的选择可能被方方面面的东西影响。

比如,今天麦当劳在搞特价,巨无霸买一送一,那作为一个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我当然就会选择麦当劳。

不过当然,实际情况会更复杂,比方虽然巨无霸买一送一,当我饭量小,吃不下两个巨无霸;比方麦当劳的排队人很多,而我又恰好赶时间;在比方肯德基新推出了一款我喜欢的樱桃派,等等。

在我综合考量价格、时间、口味等因素之后,最后还是走进麦当劳,打包了两个巨无霸。

很显然,我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的确受到了环境的影响,但不论外在条件如何,我始终可以选择麦当劳还是肯德基,而且最终,还是凭我——我自己的意愿——做出了麦当劳这个选择。

所以,自由意志胜利了,人类是有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万岁。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再来审视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我选择麦当劳的最主要原因是我是个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但我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是一个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对吧?

或许是基因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我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所致。

因为我成长在经济状况比较差的农村家庭,父母挣钱不易,一直提倡勤俭节约,以至于从小我花多一点点钱就会有很重的罪恶感,所以我长成了一个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最终在今天午餐时候选择了麦当劳。

可见,这里面根本没有自由意志,我的选择完全是被决定的。

我们的自由意志不仅仅会在无意识中被生物基础和环境所决定,甚至在平时的意识中,我们也会有许多时候是想要控制却又控制不了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自由意志也完全不自由。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早餐后的那两节课,我会一遍一遍跟自己说,撑住、撑住,但睡意仍然如潮水般涌来,把我的注意力席卷而去。

相信很多小伙伴也一定有经历类似的这种身体或意识不受控的感觉。

有些人想不到?

那就想一想你家里的跑步机已经闲置多久了?

你办的健身房的健身卡是不是快要过期了,或者是已经过期了?

你的减肥大计是不是一直在往后推迟呢?

你的早睡计划的开始时间永远设在“明天”?

为什么我们难以控制自己呢?这跟我们大脑皮层的功能和我们使用的控制策略有关。

我们先从一个小朋友吃糖的实验开始。

实验是这样的,心理学家给4岁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吃就只能吃一颗,而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

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

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着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力,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两颗糖。

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在测量儿童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指孩子在屈服于诱惑前坚持的时间。

这个结果对预测孩子在其他要求自我控制的任务中的表现非常有用,甚至能够预测孩子在14岁时候的学业表现和社交能力。

而当这些孩子成长为27岁的成年人时,那些在幼儿期表现出更强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更成功,拥有更强的社交能力,也更不容易有成瘾行为。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延迟满足能力其实就是自控力,如果一个人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冲动,那么他也会更有耐心处理问题,更加不容易感到无聊,而且更能抵制诱惑,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而且在人际关系方面,拥有自控力的孩子,他也会更加的无私,就会让他更受人喜欢。

很多时候社交互动会造成必须要解决的不同个体间的利益冲突。

这类调和能力依赖于自我控制,缺少这一点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那么你可能会说,我都有自控力了,那我一定是有自由意志的吧。

其实不然,神经科学家对于大脑的研究发现,调控我们的自我是大脑前额叶皮层的一个主要任务,也就是说,自我控制其实是通过前额叶皮层的控制来实现的。

前额叶皮层大约就是额头上面刘海到脑部顶端中间的这个区域。

这部分的脑区通过对不同区域产生的兴奋指令进行抑制来协调各种矛盾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前额叶的执行控制,我们就会受控于每一个突发奇想分散注意的事,冲动或者是欲望,这些可能让我们失去机会或者是难以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

这就是患有注意力缺陷或者也叫多动症的孩子缺乏自控力的原因。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安静的坐着是很困难的,他们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任务上,很容易被打断。

他们的极度活跃与冲动是很大的问题,这让他们很难遵守规则和纪律。

在这里说自控力跟大脑有关,估计有很多朋友就会跳起来说,我在有的事情上很有自控力,但是呢,在有的事情上完全没有自控力,比如学习我是很能坚持的,但是减肥就很难,那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和失控的自我策略有关了。

想要减肥的人估计都有这样的体验,晚餐控制自己少吃了几块肉,却发现想要吃零食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自我损耗”理论认为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那我们在前面把这些能量损耗了一些之后,就会变得更容易向后面的诱惑屈服。

这可能就是我们很多人会陷入暴饮暴食或者陷入网络游戏中的原因,我们很想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很多时候还是失败了。

自我损耗有很多种引发方式,除了控制自己的食量,还有忍受不好的味道,忍受不好的情绪,看刺激、暴力的电影,玩很难的智力玩具,在拥挤的场合和人推搡,或者只是被没有预料到的小事惊吓等等。

对控制力的需求和意志力有限的现实意味着我们很难在消耗他们之后继续抵抗诱惑,我们会吃更多的垃圾食品,喝更多的酒,花更多的时间跟人闲聊。

我们一般都比自己想象的或希望的更缺乏自控力。

正是因为我们大脑皮层的功能和我们使用的控制策略,造成了我们自控力失控的状况,这也侧面证明了自由意志其实只是一个幻象。

上面我们说到,我们以为的可以自由自主控制的想法和选择,包括情感、道德,都是被生物基础和环境决定的,我们的自控力很大程度上跟大脑前额叶的功能有关,即使我们努力的想要控制,但却往往在控制的过程中损耗了大量的能量,而最终不能控制。

既然有这么多证据告诉我们自由意志是虚假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还要相信有自由意志呢?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当人们相信自己的自控力,当人们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人时,这种信念会有力的激发人们的行为,让人更能够去努力。

心理学家有做这样的一个实验,把一群10岁的孩子分成两组来完成一项任务。

研究者告诉一组孩子,他们在任务中的成绩体现的是智力,然后告诉另外一组孩子,他们的成绩体现的是他们的用功程度。

接下来再给两组孩子同样的,超过了他们解答能力的题目。

在最后的这次测试中,认为智力因素导致自己的第1次任务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放弃,因为他们将第2次任务的失败归结于自己天生能力有限,这使他们更难在最后的任务中坚持下来,相反认为成绩体现的是努力的结果的孩子,在做最后的任务的时候更容易坚持,而且更享受这个过程。

所以,告诉你的孩子他们的成绩源于努力,而非仅凭聪明是更好的选择。

下一讲我们将谈一谈关于我们对自己的个性的幻象。

今天的思考题是:你在哪些方面或哪些情况下自控力比较好,哪些方面或哪些情况下自控力比较差?自控力好的原因是什么?自控力差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这一讲会让你想到一些什么调整办法吗?欢迎大家把思考反馈给我一起交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