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19时许,36岁的小林(文中人名均系化名),在昆明市国贸中心某健身房跑步机上运动,也许感觉不适便暂停了跑步机,站立一会儿后突然晕倒。在她醒来后,医院。可在做手术准备时,她的病情急转直下,尽管医生紧急抢救,但是也没能留住她……医院诊断为创伤性脑疝。
事发视频截图
事发
正在跑步机上跑步,她突然晕倒了
今年7月底,小林在国贸中心某健身房办了一张季度卡。10月22日19时,小林像往常一样来到这里健身。
19时40分左右,小林暂停了跑步机并靠在扶手上休息。不一会儿,她突然从跑步机上晕倒并且头部着地。工作人员看到后,将小林放平躺在地上。短暂休息后,她醒了过来。工作人员把她扶到休息区。前台工作人员回忆说,他们又联系小林的丈夫。当日20时12分左右,小林在她丈夫陪同下离开健身房。
治疗
医生:早点送医,悲剧也许不会发生
小林的弟弟说,他的姐姐有3个孩子。时至今日,他们都不忍心告诉最小的孩子妈妈去世的消息。
“我姐姐身高1.65米,加上跑步机本身的高度,从视频上看是后脑勺先着地,就是这样才造成颅内出血的。”医院为姐姐做的CT报告显示,小林左侧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出血量约毫升)、左侧颞骨骨折。“医生告诉我们,姐姐颅内出血太多,医院悲剧就不会发生。”
警惕
使用跑步机时受伤、死亡的人有不少
对于很多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跑步机是省时有效的健身伙伴。但美国MSN网站曾刊登文章称,跑步机已成为造成运动损伤的罪魁祸首。
一份来自美国联邦消费产品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5万人因使用跑步机、健身球、跳绳、哑铃等运动器材而受伤,其中由跑步机引起的损伤比例占了绝大多数,有医院急诊室,这其中,最常见的损伤是在跑步机上不慎摔倒。
今年5月1日,社交网站“脸书”营运总监桑德伯格的丈夫古德伯格度假时玩跑步机不慎跌倒,头部受重创身亡。家人发现他时,他倒卧在跑步机旁,头上有道长长的伤口,大量出血,送院后不治身亡。
国内也发生过跑步机上摔倒受伤的意外。今年1月,苏州相城区的一位爸爸在家里的跑步机上健身,3岁的儿子出于好奇凑了上来,结果摔倒在跑步机上,两只手被卡在了两边的传送带上,导致手指骨折。
释疑
跑步猝死到底问题出在哪
对此,江苏省体科所所长汤强表示,“跑步猝死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第一,身体有一些基础疾病,尤其是心脏以及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有些人其实对于这些隐患自己并不了解,平时生活中也无法显现,一旦运动起来,达到一定强度,这很可能就是致命的。”汤所长说,“第二,如果身体没有问题,那就很可能因为运动过度,就是所谓的过劳死。现在跑马拉松的人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可以承受这个强度的,如果强行跑长距离,就可能出现危险。”
汤所长说:“就算是身体没问题,一般人也不要贸然进行高强度运动,比如跑马拉松。运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运动基础,运动过度对身体也是有伤害的。”
提醒
◆◆咋用跑步机先慢走慢跑再加速
在跑步机上跑步之前,要先做好热身运动,主要包括拉伸和压腿等动作。热身的时间大概是五六分钟,另外上跑步机后要先慢走,再慢跑,然后才是快速的跑步,慢走和慢跑的时间加起来也在5、6分钟。在跑步快结束的时候,也要逐渐减速,不能马上就停下来。
循序渐进可以让人体更加适应跑步的节奏,跑步机上有个“制动按钮”,是可以迅速让跑步机停止工作的,这是一个应急按钮,一般不要去使用。如果跑步速度比较快,使用这个按钮很容易让人摔下来。
熟悉跑步机的各种功能
健身者一定要熟悉跑步机的各种功能,哪些按钮是用来做什么的,第一次去使用的时候,都要向教练咨询清楚。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跑步机一般都是放在室内的,一定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否则跑步是很消耗氧的,健身者很容易缺氧造成昏倒等情况。
除了空气流通外,如果室内外温度相差比较大,还要通过增减衣服的方式尽量弥补温度差,否则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
连续跑步不要超过1小时
有些人为了减肥,以为跑得越多越好,其实过量跑步对身体是不好的。从强度来看,减去年龄的数字,是比较安全的每分钟的心率数字,如果是初跑者这个数字还需要再降低一些。跑步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率数据,强度不要太大。
建议:跑步机上连续跑步的时间不要超过1个小时,否则对膝关节等都会有伤害。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跑步时间,一次在4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
不建议饿着肚子跑
跑步是比较消耗能量的,很多人是下班来健身房跑步,有人会饿着肚子跑,这对身体是很不好的。运动前半个小时前,要补充一些能量,比如吃面包这样的碳水化合物,还可以喝点牛奶。如果在跑步过程中觉得饿得头晕,要赶紧停止跑步喝点糖水,这样过个五六分钟就能恢复正常了。不过在跑步前也不能吃太多的东西,否则会给胃部造成很大的负担。
另外跑步的时候喝水也很有讲究,不能等渴了才喝水,要及时补充水分,也不能一下喝得太多,要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
切忌疲劳“硬撑”
上跑步机跑步前要休息好,否则会因为过于疲劳而引起身体不适。如果觉得有些疲劳,要和教练进行沟通,让教练根据实际情况减少跑步的量,不要盲目坚持一定要完成制定的所有锻炼量,“硬撑”很容易会让身体出现问题。
河南商报记者孙科
特别提示: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交流,更好的服务大家,我们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