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分割线
前面的话:已经养成两年的习惯是每周跑步的时候用平板看一集纪录片,形色趣闻,就在挥汗如雨中跑过了。不妨做个长期的合集,分享一些有趣的片子。
历时五年完成的片子。宏大与细微的结合,有回望历史的浩茫,也有细日点滴的隽永。这个纪录片有三集,讲述的是在故宫里工作的文物修复匠人们的工作点滴。
在看这部片子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原来故宫的文物分类如此之细。我去过故宫两次。第一次是16年前的盛夏,彼时忙着找漱芳斋和看金銮殿,几乎对文物展览没有任何细致的印象。第二次是5年前的冬天,在看过《故宫》这样大型的纪录片以后已经对什么是宝贝有了大致的概念:钟表,青铜器,三希堂的各种帖,都是宝贝玩意。然而我不知道,岂止是这些物件,在故宫里,细到旧时灯笼上的穗子,都是要文物组悉心打点的。在《我在故宫修文物》里,冷僻到百宝镶嵌和织绣,都有专门的小组负责维护。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古老的师徒传承制度在故宫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完好继承。不管在哪个小组,经常出现的是一个师傅一个(有时是几个)徒弟的配对。师傅们或者恬淡(比如此片播出后已经在B站被奉为故宫男神的钟表组王师傅),或者逗趣,或者严苛,或者沉静;徒弟们也是各有性格,乖乖的,酷酷的,傻傻的,呆呆的。不同的师徒排列组合非常的有趣,让你能够看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日常”的各色画卷。记得第二集里有个场景是漆器组的小师弟在镜头前面抱怨大师兄把他种在院子里的无花果砍了,师兄弟对话令人捧腹。师傅们基本都是最后一批学徒制出身的人,很多授业于民国文物大家的单传;徒弟普遍是央美、清美等学校毕业之后被故宫以学徒招入。虽然现在有现代工具(比如显微镜采样、摄影存档)等做辅助,但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文物修复还是纯粹手工,要心灵,要手巧,更要有坐得住板凳的耐心和恒心。这样的师徒制,保护着几百年的手艺不致失传,就像巨大沙漏里的沙子一点一点细细地流出,很慢很慢,但是完成的时候,又是一个完好的巨大沙漏。
三集的片子,节奏是很舒缓和淡定的,却又让你觉得方向很坚定。我问过自己,为什么这样的慢节奏到每集片尾却总有震撼之感。这大概是因为,当持之以恒和滴水穿石这样古老的精神被放在一个总是有历史光影交错的空间里被展现的时候,虽然过程漫不经心,回声却能动人心魄。各色匠人,性格各异,但都一致并且超乎寻常地淡定、耐心和认真,对历史充满敬重与热爱。片子里的很多师傅都说过类似的话,他们做文物修复的时候非常享受能和古人神交的愉悦感。这种体会很妙,他们手里的器物书画,带着当年创造者的气息,还有历代修复者的痕迹;旧料的脱落,显微镜下的各种细节,一点刻痕,一丝粘纸,无一不诉说着在某朝某代和他们一样在同一件物品上做着同样手艺活的人指头下流转的故事。比如第三集在修复乾隆静贤皇贵妃图的时候师傅们发现前人的补绢用的是次品,就调侃说这个历史上无名的工匠幸好没有被皇帝降罪。与此同时,镜头里我们最常看到的是故宫西三所(过去是冷宫,现在是文物组的办公室)安静的房子,旧都夏日的院子,偶尔奔走的倦猫,打杏子、种香椿这样文物人的日常。一边是历史的惊雷,一边是现实的无声,这样的交融也只有在紫禁城才能看到了吧。
我常常觉得,对华人社会来说,我们有着辉煌历史的时代就像是一张紧紧的白纸,平整,舒展,又自如;现在这张白纸被绷坏,纤维断裂,有着大部分完好的主体,也有四处飞散的碎片,或大或小。虽然以我们的碎片状态很难完美地想象以及重造出当年白纸的优雅,但是能够尽己所能去保护和理解还完整的部分,也是一种力量源泉。
(附:强烈建议在B站看此片,弹幕简直飞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