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流量巨头扎堆跑步机,用户会买单吗
TUhjnbcbe - 2021/7/9 12:09:00

作为两家注册用户数量均过亿的健身流量巨头,Keep和咕咚不约而同的选择在今年杀入跑步机界。这背后的动因以及他们呈现出来的产品是否解决了用户的真需求?

远水救不了近火

以免费健身视频起家的Keep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了绝大多数健身小白的注意力,这是典型的互联网玩儿法,让用户以极低的,甚至无门槛的方式迅速上手,对APP产生一定的粘性,然后再来考虑变现。

仅凭广告和周边产品的收入不足以支撑Keep的野心,于是他们把战场转移到线下,在北京开了第一家KeepLand健身房。

这家坐落在华贸购物中心的健身房,于今年3月21日正式对外营业。它采用小团体的授课方式,每个课程容量在20人、24人,每天排四到六节课,用户单次付费,价格分为59元、79元、元等。

从商业模式不难看出,KeepLand看重的是满课率和复购率,以及后续的多店规模化后的成本摊销,也就是说,短期内也无法做到大幅盈利。

不论是线上的传统模式还是线下的新模式探索,都无法扑灭近火,于是Keep想到了硬件变现,也就有了3月份在京东开始众筹的K1跑步机,在刚过去的第36届上海体博会上也出现了Keep跑步机的身影。

无独有偶,就在本月,咕咚联合小乔跑步机的智能跑步机也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同样是主打“在线私教”的概念,与K1的课程主导不同,小乔更强调运动数据、语音交互的“人工智能”体验。

而咕咚比Keep更早的走过线上变现受阻,转战线下的路线,不同的是,几年前的咕咚通过与跑步机厂商合作的方式,提供传感器,将跑步机数据和户外路跑数据结合起来。

要顾客还是用户

刚创办懒蜗牛的时候,我断言跑步机没有用户,几年过去了,这个状况似乎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虽说跑步机是所有健身器材里面销量和使用频率最高的器械,但由于它极度的反人性,很难让人在短时间内坚持下来,甚至产生乐趣,因此跑步机变晾衣架的情况时常发生。

另一方面,不少跑步机厂商都在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获取订单,至于顾客买回去的产品是否适用,如何使用,有没有效果,这些都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至于近两年频繁出现的“智能”、“娱乐”跑步机,大多数也是为了赶时髦,在缩短顾客到用户转变的路径上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反而有点儿宣兵夺主的意思。

上面提到的KeepK1跑步机和咕咚小乔联名跑步机,单从产品的设计和配置上看,主打的是轻薄,小巧的时尚家居风,与传统粗壮的跑步机相比,辨识度很高,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产品体验方面,K1和小乔跑步机都没有电动坡度,这给高效机跑打了个不小的折扣,因为跑台较薄的原因,跑步舒适感也有所欠缺。这些不足会降低用户使用的效果,没有见到效果就很难坚持下去,也就难以形成粘性,从而变成用户。

再看产品定价,两家不约而同的设定在元,背后的逻辑还是发掘现有流量,把货卖给机跑小白用户。而跑步机的消耗周期较长,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复购,虽说这个价位段的销量最大,但竞争又异常激烈,最后也只能通过不断的成本优化来获取订单。

对于Keep和咕咚来说,他们已经不需要再多的用户数量了,他们要的是向投资人展现出快速变现的能力。作为跑步机厂商来说,与流量巨头合作无疑会带来品牌背书以及一定的品牌溢价,这样的合作在较为传统的跑步机行业也算得上是双赢的结果。

用户为什么买单

我是Keep的用户,但我不是他们家跑步机的用户,甚至都不是他们付费课程的用户,因为免费的课程能满足日常训练、数据记录和社交分享的需求,如果要付费,我更偏向于线下私教。

路跑我用咕咚记录数据,但不会买咕咚的“智能跑鞋”,道理很简单,我不太相信元的跑鞋的支撑性和减震性能够应付21公里的半马。

跑步机没有用户,这绝不是悲观的说法,而是老谢长期观察行业大环境和用户小圈子得来的结果。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每周找我咨询购买跑步机的懒蜗牛订阅用户不少于3人,特别是电商促销前后,大家购买欲特别强,问题特别多,但大部分还是停留在选哪个品牌,什么价位比较合适上,至于买回去之后,几乎没有人再找我了解如何使用跑步机,如何制定训练课程的相关问题。

再加上中国家庭健身场景有先天性的缺陷,无法像欧美很多家庭一样拥有独立的健身器材摆放区域。空间、噪音等客观因素都是导致有健身习惯和基础的用户不选择家用健身器材的最主要原因,但他们才是最有可能成为跑步机用户的受众。

大家选择跑步机的动机各不相同,但本质上还是希望通过使用跑步机能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更有活力,更美,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想办法让用户坚持下去,并且确保跑步机能给他们提供行之有效的训练课程和计划。

用户只会为自己的健康买单,因为不懂跑步机,不懂机跑,吃了一次亏,他们会很快作出判定,转向其他健身方式,而现在大家都在抢夺的存量市场将快消失殆尽,到了那时,哪怕是流量过10亿的巨头,也很难培养出自己的跑步机用户。

互联网健身流量巨头涌进跑步机行业,既是对行业前景的认可,也是对传统厂商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实实在在的抓住了跑步机的真用户,并持续提供切实可行的机跑内容,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老谢曰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没有正面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

我坚信一定会有顾客为Keep和咕咚的跑步机买单,但这些顾客不见得就是这两个APP原来的用户,也许只是碰巧需要买跑步机,而这两台又出现在眼前,刚好价格也合适,那就买了呗。

至于使用一段时间后能否体验到产品带来的效果,进而从顾客变成产品和品牌的用户,那就因人、因机而异了。

谢靓楷

打赏才是真爱

1
查看完整版本: 流量巨头扎堆跑步机,用户会买单吗